罗马帝国城市内最多的公共设施竟然是浴场
罗马城内有丰富的世俗性建筑。像前期一样,出于政治目的,统治者在罗马城内修建了各种世俗性建筑。浴场是罗马文化的象征。在帝国时期,洗浴己经成为罗马人的一生活方式。罗马人在浴场里洗浴,锻炼身体,度过他们的闲暇时间。取决于个人身体条件和社会地位的浴场不仅满足了清洁卫生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享乐的需求。
一、浴场的建设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沃德一珀金斯曾经指出:“罗马人走到哪里,就会把浴场带到哪里。”对此史学家约翰·斯坦博认为:“修建浴场是显示皇帝关心普通大众福利的一种简单方式。”城市内不仅有伟大的公共浴场,还遍布着私人修建的小浴场。
1.卡拉卡拉浴场
考古学家惠勒·罗伯特曾明确指出:“罗马帝国无数的浴场对城市发展和建设有着卓越的贡献。”“在官方调查所做的清单中,到公元4世纪时,罗马城内总共有个浴池。8个区域有75个或者更多的浴场,仅有一个区域是少于40个。”王其钧教授对罗马的浴场做出过这样的评价:“如此大规模的修建公共浴场建筑的做法,在各地的古文明中是非常罕见的。”帝国晚期罗马城内比较著名的公共浴场有卡拉卡拉浴场、戴克里先浴场巧君士坦丁浴场。
公元年,卡拉卡拉开始修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卡拉卡拉浴场,也被称为安东尼纳斯浴场。卡拉卡拉浴场建立在阿比亚大道上,这正好是位于德高望重的卡佩纳城口外面。新的公共浴场是接近大竞技场的,而大竞技场是罗马最大的娱乐性场所。对此斯蒂芬·戴森教授认为:“浴场的位置在象征性和实践性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它使通往城市的最后一条古道成为不朽,而这条古道把罗马与地中海世界和北非海岸的终端联系起来。在实践性方面,位于卡佩纳城口外面的浴场有着特殊的作用。在进入城市之前,肮脏和疲劳的旅行者可以在浴场里洗浴来缓解他们的劳累。
卡拉卡拉浴场是现在所定义的帝国文化中第二个大型的浴场建筑物。斯蒂芬·戴森教授介绍了浴场的规模:“浴场区域的整个长度是米,宽度是米,核心区域的长度是米,宽度是米。”浴场的功能是综合性的,浴场内不仅有用于洗浴的更衣室、凉水浴室、温水浴室和高温浴室,而且还有体育场、花园和图书馆等设施。浴场的布局是十分对称的,两条轴线的交汇处是冷水浴室,因此冷水浴室是整个建筑物的焦点。
较长轴线上有冷水浴室和与之相连的体育场,较短轴线上有高湿浴室、温水浴室、冷水浴室和游泳池,短轴展现了浴场设计的正常顺序。冷水浴室的屋顶是用三个十字拱顶支撑的。温水浴间是一个小型的房间,它有双重的功能,既是冷水浴室到高温浴室的过渡,同时又将二者隔离开来。因此这就为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形高温浴间提供了适度前奏。“巨大离湿浴间的宽度是35米”,它的光线不是来自洞口,而是来自大窗户。高温浴间的侧面是有大型窗户的发汗室,房间是朝向南面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吸收阳光。
此外,在规划上不像早期的图拉真浴场,卡拉卡拉浴场区域完全是与围墙分离的;浴场高大的化墙是为了遮挡露天游泳池的阳光。浴场内部的装饰是很奢华的。浴场内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彩色大理石,地面是用碎块勘体或者是马赛克铺面的。浴场的四周装饰着雕像,墙壁上装饰有工艺精细的浮雕壁画。学者弗兰克.西尔认为这样建筑的杰作,“也可能是罗马主要浴场建筑物里最成功的一个”。
庞大的拱形屋顶以至于君士坦丁时期的建筑师和技术工人宣称卡拉卡拉浴场是不能够再被模仿的。对此瑞士著名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指出:“卡拉卡拉浴场的拱形结构具有惊人的跨度,建筑艺术发展至此己经登峰造极。”
2.戴克里先浴场
戴克里先浴场是戴克里先在罗马最伟大的单项工程。近代学者托马斯·亨利·代尔曾说过:“这是罗马迄今为止最大和最辉煌的浴场。”戴克里先大部分精力用在防卫边界的战役上,但是他确实在罗马城修建了一个新浴场,并用浴场标志着其统治的开始。浴场位于人口密集的奎丽尔诺山区域,公元年开始建设,完工于公元年。如此迅速的工程再次见证了罗马建筑业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论规模,戴克里先浴场整体要比卡拉卡拉浴场稍微大些。艺术大师贾布契·埃达曾提到:“戴克里先浴场可以同时容纳三千个人洗浴,是卡拉卡拉浴场洗浴人数的两倍。”斯蒂芬·戴森教授从另一个方面论述了其规模:“这是罗马第三个占地三十英亩的浴场,大小大概是罗马在北非提姆加德城市核也区域的面积。”虽然浴场和卡拉卡拉浴场的布局大体相似,但是它们的设计是不同的。
在卡拉卡拉浴场里,房间是建造在两条主要轴线的周围,两条轴线相交的地方是冷水浴间,浴场区域是完全和围墙分离的。但是戴克里先浴场的布局不时地被一系列有规律的、弯曲的和长方形的室外讨论会场所打断,这使得洛场和斯普利特的戴克里先宫殿有着某些相似的军事特征。我们前面提到卡拉卡拉浴场有一个宽度为35米的巨大圆形的高温浴间,“高温浴间是浴场成为伟大建筑的因素之一”。
而戴克里先的高温浴间是一个更为常规的长方形十字拱顶房间,房间有四个半圆形的凹室。规模庞大的浴场给人们提供了更加完善的设施,公元5世纪中期的浴场还在继续使用。
3.君士坦丁浴场
君士坦丁浴场是晚期罗马最后一个大型的公共浴场。浴场依旧位于人口密集的奎丽尔诺山区域,是由马克森提乌斯着手修建的,君士坦丁完成的,因此浴场也被命名为君士坦丁浴场。君士坦丁浴场没有像卡拉卡拉和戴克里先浴场那样的辉煌,浴场的规模要比戴克里先浴场小。浴场继承了帝国浴场的通常类型,即浴场内部有高温浴间、温水浴间、冷水浴间和游泳池。高温浴间回归到我们所看到的卡拉卡拉浴场的规划。新的浴场里有丰富的装饰物,尤其是有大量的艺术品。如公元19世纪晚期,在这一区域下面发现了静坐的拳击手,希腊王子等著名的青铜雕像,据推测部分文物是浴场的装饰品。
二、泉水池
为城市提供水源的泉水池是罗马城的另一大特色。在罗马,泉水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罗马境内有众多的泉水池,这些泉水池是受到人们尊重的。“公元4世纪中期,官方调查记录的泉水池已经增加到了个。”晚期比较出名的泉水池有赛维鲁所修建的泉水池以及亚历山大赛维鲁所建设的泉水池。斯蒂芬·戴森教授也有过类似的评价:“赛维鲁泉水池是赛维鲁在帕拉蒂尼山上最伟大和最有创新性的建筑物。”英国肯特大学罗马籍教授拉伊·劳伦斯对其规模进行了描述:“泉水池有米长,它也是皇帝宫殿的入口。”位于帕拉蒂尼山东南方向的泉水池有重要的意义。英国古代史博士约翰·艮·帕特森认为:“泉水池的遗址表明,赛维鲁设计泉水池的目的是欢迎从他家乡非洲来到罗马城的旅客。”当参观者沿着崖壁古道的最后一段进入罗马城时,精致的泉水池会立即吸引游者的注意力。它一直存在到教皇西克斯图斯五世时期。
命名为马吕斯奖杯的大型泉水池是亚历山大赛维鲁时期最著名的泉水池。泉水池的废墟今天依旧矗立在埃斯奎林山的广场上。泉水池是作为尤利娅引水渠分支的一个巨大水池的终点,水渠为这一地区的花园和居住区提供了水源。泉水池最初是三层的,像剧院的外观一样,泉水池装饰有豪华的大理石。斯蒂芬·戴森教授曾经这样评价它:“即使在它已经被毁灭的情况下,它仍是罗马众多泉水池中的最好的一个范例。”
罗马人对享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晚期罗马城除了有浴场供人们娱乐之外,城内还修复和修建了新的剧场、竞技场等娱乐场所。公元到公元年之间亚历山大赛维鲁修建了卡斯特仁斯圆形剧场。圆形剧场位于圣约翰拉特兰教堂附近。“剧场的规模很小,长度仅有88米,宽度是75.8米。”它的外表是用砖块装饰的,中间是科林斯半柱,上层是朴素的窗户。
总结
马克森提乌斯在阿化亚大道上修建了一个竞技场,这是一个有起跑口栏和回归柱的全尺寸竞技场。斯蒂芬·戴森曾经记载道:“马克森提乌斯竞技场长度是米,宽度是91米,竞技场可能能容纳一万人。”竞技场里的观众可能是来自帝国的家臣和仆人,居住在亚壁古道上的精英和所谓的非精英,也有离罗马最近街区的居民,这些居民是很容易到达竞技场的。罗马建设的这些浴场、剧场和竞技场为罗马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但是这些丰富的公共性娱乐建筑,也可能是帝国衰败的象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