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首富的养鱼传奇从技术员到光伏大王,
你可能听说过刘永好,他是新希望集团的创始人,也是四川首富20年不倒。但你可能不知道,今年他的宝座被一个养鱼起家的人给夺走了。这个人就是通威集团的刘汉元,他凭借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一年身家暴涨亿,成为四川新首富。
刘汉元的故事很励志,也很传奇。他年出生于四川眉山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因为家境一般,14岁初中毕业后就去读了淡水养殖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眉山县水电局两河口水库渔场做技术员,每月只有33元工资。
但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利用工作机会积累了养鱼技术和知识。年,他发现了德国的网箱养鱼技术,决定辞职下海创业。他用自己攒下的元和家里卖掉的两头猪,开始了自己的养鱼之路。
没想到,他研制出的“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法”效果惊人,半年内就远超当时全四川的最高亩产,赚回了0多元的现金。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独享这项技术,而是毫无保留地教授给了当地村民,并免费向全国农民推广。
这看似犯傻的举动,恰恰是刘汉元敏锐商业头脑的展现。他认为,网箱养鱼技术并不具备核心优势,很难垄断,还不如扩大养鱼群体,自己转行上游的鱼饲料生产——只能说,成功的企业家都有相似之处,在这一选择上,他和刘永好又几乎如出一辙。
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终于研制出鱼饲料,并在老家永寿镇成立了科力饲料厂(通威前身)。这个在一般人认为是低档次产品的饲料,在刘汉元眼里却成了高技术含量产品。经过不懈的努力,刘汉元研制出一款配比合适、营养丰富,非常适合淡水鱼的饲料——科力牌饲料,广受欢迎,在全国大销。
据说,行情好的时候要排7天队才能买到。年7月,刘汉元将商标改名为"通威",寓意"通力合作,威力无穷"。年,刘汉元在眉山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型饲料厂——四川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年,刘汉元将公司总部迁至成都,也开始不断攻城拔寨,接连在昆明、安岳、西昌等十多个城市开设子公司,通威也逐渐从一间小作坊成了全国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
4年,刘汉元带领通威饲料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业界的“鱼饲料大王”。据说,当时国内每三条鱼中,就有一条食用通威饲料。6年,通威饲料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市值也逼近亿的大关。
如果说通威集团创始人刘汉元在水产领域的创业史堪称中国民营经济从萌芽到壮大历程的缩影,那么刘汉元在光伏新能源领域的开拓史则可以看作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和创新创变发展的生动写照。
鱼饲料生产做大后,刘汉元就带领通威踏上了转型之路,开始在新能源产业下注,启动了多晶硅的生产。7年,通威投入50亿,与四川巨星集团达成合作,合资成立了生产多晶硅的永祥股份。
不过8年金融危机随即到来,整个光伏行业都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刘汉元的多晶硅生产步伐不得不减缓。年美国又启动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年欧盟也加入了该行列。本就依赖出口的光伏产业再次受到很大打击,当时的光伏龙头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相继破产重组。
刘汉元只能在打击中求变。为了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刘汉元开始将自己的能源产业与渔业发展结合起来,水面发电水下养鱼,实现“渔光一体”,这种发展模式很快带动了通威集团市场收入的大幅增长。
所谓的渔光一体,就是鱼塘上面建光伏板,通过光伏发电卖电给国家电网,鱼塘下面养鱼,而通威股份既卖给养鱼户光伏板,又卖给他们鱼饲料,实现“一鱼两吃”,很快就把光伏业务的销路给解决了。
年,随着行业复苏,煎熬了数年的刘汉元终于挺了过来,迎来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期。这一年,通威的多晶硅年产能达到12万吨,跃居世界第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