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开发区铁山区37家企业纳税过千万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高喜明通讯员程贞贞
纳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37家,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考评位列全省第4位,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园区进至92位,排名提升5位……12月25日下午,黄石市召开“打造增长极 建功先行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开发区·铁山区专场发布会,黄石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铁山区区长余文化介绍,该区锚定争当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主战场排头兵的发展定位,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12月25日下午,黄石市召开“打造增长极 建功先行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开发区·铁山区专场发布会。记者高喜明摄
纳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37家
余文化介绍,开发区·铁山区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亿元,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18.1%。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考评位列全省第4位,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园区进至92位,排名提升5位。
今年以来,先后举办大湾区显示行业论坛、激光智能制造产业论坛和海峡两岸光电子信息产业推介会等活动,成功引进诺德复合集流体、中科光芯等亿元以上项目个、投资总额.7亿元,高效推进神通光学、赛维尔试剂等39个工业项目全面开工,传统装备制造产业加快集聚,光通信产业链实现突破,新能源、半导体等新赛道加快切入。闻泰科技、华新水泥、东贝机电3家企业获评湖北企业百强,三丰智能、楠田科技、鸿福新材料等30家企业获评黄石制造业百强,超颖电子上市报审。纳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37家,其中,新增沪士电子纳税过亿元企业1家。全年新投产诺德锂电铜箔等36个项目,新增宝科智能等产值过万元企业28家、智慧光子等过亿元企业44家,东贝制冷、宏和电子、艾博智能等41家企业产值增幅超过20%,晟祥铜业产值突破百亿。全年新培育企业家,新增“四上企业”58家,上市后备金种子、银种子企业30家。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亿元,达到亿元,同比增长7.7%。
科技成果转化个
支持引导企业技改焕新,大冶铁矿智控中心等36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全面完成,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3家、省级5G全连接工厂2家,获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3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开发区·铁山区成功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新物种企业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88%,全市第一。
聚焦主导产业,依托重点企业,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新增市级以上研发中心5家,其中,特殊钢产品质检中心获批国家级质检中心,武汉大学黄石电子信息研究院建成全市首家省级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华盛新人造板、启宏热工、联新显示3家企业创建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强化人才服务,以人才活实现创新活。新评定全区“五高”人才67名,规上工业企业招引研发人才人,金梦创服成为省级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开发区·铁山区被认定为全省首批省级人才基地创建单位。成功获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15个,累计征集科技成果转化个,技术合同成交额26.7亿元,创新动能加速释放。
每家企业都有公交直达有轨电车站点
全力推进新区项目建设,核心区总部经济产业园、新国乒基地、农商行总部、金融中心等38个重点项目开工,国网黄石供电大楼、科技创新中心等项目竣工,新区能级持续提升,已进入集聚发展的加速期、回报收益的见效期。
持续完善区域路网,武汉新城至黄石新港快速通道路基贯通,新省道一期通车、二期路基贯通,4条城市断头路、5条核心区道路通车,优化公交线路6条,实现全区每家企业至少有一条公交线路直达有轨电车站点,内畅外联的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奥体新城一期封顶、二期开工,成立运营兴隆社区;格兰云天、锦江都城、都市花园等酒店投入使用,大冶湖北岸环湖绿道启动建设,新区配套不断优化。成功举办轻极限运动周、东楚音乐节等节会活动,承办全国足球、篮球联赛等体育赛事30场,集聚人气“流量”50余万人,热度不断攀升,成为黄石对外新名片。
减税降费7.5亿元
余文化介绍,开发区·铁山区聚焦企业反映的堵点、痛点问题,升级打造“周末沙龙”品牌,建立联系服务企业长效机制。为12家企业协调融资30.5亿元,帮55家重点企业招工2.6万人,解决了企业融资、用工等燃眉之急,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深入落实减税降费、稳工稳岗等惠企政策,搭建供需服务平台,全年减税降费7.5亿元,兑现奖补资金1.2亿元,促成瑞视光电、联新显示等20余家企业实现就近配套。深化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天津武清经开区、大连经开区的交流合作,创新项目共招、园区共建机制,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开发、联动发展,发展外向度不断提升,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0亿元,完成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打造良好人居环境
积极推进完整社区与和美乡村建设,新改建刘太公路等农村公路30公里,完成5个示范村、26个整治村环境治理,农村寄递物流网点全覆盖,汪仁镇刘铺村、大王镇港西村、太子镇李姓村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水利补短板项目19个,完成铁金港、林家湖港、磊山港清淤疏浚及大冶湖入湖口综合治理,全区水质持续改善。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管控清单,实施44个大气污染防治减排项目,空气环境稳步改善。开展“千村万树”绿化提升行动,完成造林绿化亩,大王镇陈宝村、铁山街道熊家境社区成功创建省级森林乡村。全年新增省级生态镇1个、生态村2个。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和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整改道路临水临崖隐患84处,深入开展治安防控、反电诈、禁毒等工作,全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1.6%,涉企案件同比下降23.6%。
编辑:谢源
值班主任:王冲
值班总编辑:王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