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行业巨头通威股份从鱼饲料到光伏盈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最近想把自己知道的光伏公司做一个算是介绍也好,行业叙述也好,总是想写一写。

这个应该也算家居行业吧,毕竟光伏是要安装在房子上面发电的。

第一、通威股份,发家历史

年8月22日,通威股份公布了年半年报。年上半年通威股份实现营收.68亿元,同比增长22.75%,实现归母净利润.70亿元,同比增长8.56%。

在年上半年的辉煌业绩中,通威股份创造了超过亿元的惊人利润,这一壮举不仅一举超越了众多光伏同行,甚至将特变电工和隆基绿能等光伏行业巨头甩在身后。凭借这一卓越的表现,通威股份成功问鼎光伏行业的“盈利霸主”。而在年,通威股份就已经展露锋芒,以.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傲视群雄,成为了光伏行业的“盈利之王”。时至今日,通威股份的这一辉煌纪录仍未被打破,展现出了其在光伏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和强大实力。

虽然两度登顶,但通威股份依旧“麻烦缠身”。

随着光伏硅料价格的暴跌,通威股份在年二季度遭受重击,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昔日的辉煌已不再,公司的股价也从高高的山峰跌至谷底,以至近乎腰斩的惨状。截至9月7日收盘,通威股份的股价仅为31.33元/股,令人唏嘘。此外,更令人惊讶的是,通威股份的“灵魂人物”谢毅离职,而实控人刘汉元之女刘舒琪接任的这一消息,不禁让人对通威股份的未来感到疑虑:她能否力挽狂澜,守住这个千亿商业帝国?

年,在鱼饲料行业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刘汉元,掌握了鱼饲料生产配方的秘密后,果断地从原来的公司辞职。他亲手将其他鱼饲料厂商改造成为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这便是通威股份的前身。刘汉元凭借着对鱼饲料行业的深度理解和独特眼光,没过多久就将通威股份的鱼饲料业务做到了行业第一,并且连续多年保持这一领先地位。

年,通威股份的营收成功突破20亿元大关,并在上交所主板顺利上市。然而,鱼饲料行业的毛利率并不高,因此尽管公司的收入可观,但盈利能力却并不尽如人意。尽管如此,年通威股份的营收接近50亿元的时候,归母净利润仍然不到1.5亿元,可见这个行业的盈利之艰难。

为了寻求转变,刘汉元把目光投向了光伏行业。通威股份跨界光伏最早可追溯至年,当时由于欧美扶持光伏行业发展,光伏行业一片欣欣向荣。在饲料行业深耕多年的通威股份嗅到了商业契机,通过投资生产多晶硅的永祥股份正式踏足光伏上游原材料行业。

投资不到半年时间,多晶硅价格便迎来爆发式上涨,价格从不到三十美元/公斤上涨至三四百美元/公斤,最高甚至突破五百美元/公斤。

此后多年,光伏行业表现一直不温不火。年,在光伏行业蛰伏多年的通威股份再次放出大招,以8.7亿元价格收购深陷危机的光伏电池企业合肥赛维,自此正式踏入光伏中游光伏电池行业。

此后多年时间里,通威股份通过技改以及扩产等方式扩大了公司多晶硅产能。到年,通威股份多晶硅产能超过8万吨,全球市占率高达15%,排名全球第二。同期,公司电池片产能超过20GW,全球市占率超过10%,排名全球第一。

年光伏行业再度迎来爆发,随着“双碳”计划的提出,全球光伏下游装机量快速增长。在下游需求爆发式增长背景下,多晶硅料供不应求,价格一飞冲天。

据数据显示,自年下半年起,多晶硅料的价格开始飙升,从每吨不到7万元迅速攀升至年8月的近30万元。与此形成呼应的是,光伏电池片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在多晶硅料和电池片价格的推动下,通威股份的业绩如同乘风破浪般一路高歌猛进。年,通威股份的归母净利润仅为26.35亿元,而到了年,这一数字已暴增至.3亿元,仅在三年内,通威股份的归母净利润便接近翻了一番,达到%。得益于光伏行业的爆发性增长,通威股份已从一家盈利超过亿元的企业蜕变为市值接近亿元的光伏行业佼佼者。然而,在看似光鲜亮丽的表象背后,通威股份的潜在危机却已悄然浮现。

第二、产能过剩,利润腰斩

观察半年报,通威股份以.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如同一位独行侠,矗立在光伏企业的巅峰。然而,一抹阴霾却悄然笼罩在其发展之路上。数据的密码揭示出,二季度的归母净利润环比大跌,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为公司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年的一季度,通威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如同初春的花朵,绽放出86.01亿元的璀璨光芒然。而,进入二季度后,这一数字却如同遭遇寒冬,急剧下滑至46.69亿元。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一季度的成绩,大幅下滑了45.72%,几乎将其腰斩。对于这一季度间的下滑,通威股份在半年报中给出了答案。自年底以来,高纯晶硅料的生产能力集中释放,行业的供需关系从紧张转变为宽松,这导致了硅料价格的剧烈下跌。这就像是一个强大的推手,将通威股份的业绩推向了新的高度,但也带来了无法忽视的挑战。在物价飞涨的年代,通威股份像一匹奔腾的野马,迎来了一段绚丽的爆发。营业收入在年昂首挺胸,正式跨过了亿元的大关。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金融海啸的突然来袭和欧美光伏补贴的退潮,多晶硅价格如同暴风雨中的落叶,跌至三四十美元/公斤。通威股份在这场行业风暴中,也难以独善其身,利润开始出现滑坡。以高纯度单晶硅料为例,它的命运在年上半年经历了巨大的起伏。最高时,每吨的价格冲到了24.01万元,犹如站在山巅的雄鹰,俯瞰着世间的一切。然而,在行业产能如猛虎下山般释放的背景下,高纯度单晶硅料价格最低时跌至6.57万元/吨,最大跌幅超过72.64%。与此同时,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产品的价格也未能幸免,分别下跌了11.25%、25.41%。在产品价格暴跌的冲击下,公司光伏业务毛利率也从年年底的47.09%下降到41.09%。与此同时,公司整体毛利率也从38.17%下降到34.14%。回顾过去的历史,光伏行业就像是一位戏剧演员,戴着周期性的面具。多晶硅料价格曾经跃上30万元/吨的高峰,也曾经跌破2万元/吨的谷底。这种戏剧性的起伏,正是光伏行业的独特魅力所在。根据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年全球多晶硅原料的规划产能已经超过了万吨,如果一切顺利,全年实际产量预计可达到万吨。然而,全球市场的实际需求量却只在万吨至万吨之间,这就意味着多晶硅原料将出现令人担忧的产能过剩现象。在原料方面,多晶硅的主要生产原料是石英石和石英砂,而这两种原料在国内储量丰富,可以轻易获取。因此,多晶硅原料的扩产非常容易,数据也显示,仅在年,多晶硅原料的产能就可能达到年的两倍以上。目前,尽管受到“双碳”目标的推动,中国和欧洲的光伏装机量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仍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然而,根据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的预测,年中国光伏的需求量可能会出现下滑。届时,在下游需求收缩和多晶硅原料增产的双重打击下,多晶硅原料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不过,在这场可能的行业变革中,通威股份仍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根据通威股份最近公布的半年报数据,截至年6月底,他们已经实现了17.77万吨的高纯晶硅销量,同比增长了64%,这一数字的国内市占率达到了30%左右。更重要的是,通威股份的生产成本已经降低到了4万元/吨以内,这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第三、二代接班,老臣出走。

在硅料和电池片领域,通威股份堪称领军企业,然而新任董事长刘舒琪能否守住其父亲刘汉元创立的千亿商业帝国,还需时间来验证。年3月,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CEO谢毅因个人原因辞任公司董事长、CEO职务,并已不在公司担任其它任何职务。与此同时,公司选举刘舒琪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并兼任公司CEO。刘舒琪,作为通威股份创始人、实控人刘汉元之女,她的身份为大家所熟知,但其余公开资料并不多见。在光伏行业,“光二代”接班现象较为普遍,例如协鑫集团、正泰电器、上机数控等光伏企业创始人纷纷将企业交给了“光二代”们。相比之下,刘舒琪无论是行业经验还是资历,与通威股份前任董事长谢毅相距甚远。

通威股份地处四川,所以这个举动让我不禁想到三国时期,刘备辛辛苦苦创下基业,然后阿斗随意败光的事情,再加上老臣出走。。。

年,谢毅年仅27岁就加入了通威股份,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鱼饲料领域中崭露头角。然而,短短两年的时间,他便跃升为通威太阳能的董事长,犹如凤凰涅槃,展现出他那独特的眼光和果敢的行动力。他主导了一系列的并购与扩产,将通威股份的光伏业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就如同统领千军万马的诸葛丞相,谢毅凭借他的才智和决断,带领通威股份从一家传统的鱼饲料企业,蜕变为市值接近亿元、年利润超亿元的光伏巨头。这个转变,就如同山鸡变凤凰,将通威股份带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他的表现如此出色,以至于在年被任命为通威股份的董事长。这不仅仅是对他过去成绩的认可,更是对他未来职责的寄托。在他的掌舵下,通威股份这艘大船,像一只展翅翱翔的巨鹰,冲向光伏产业的广阔天空。

据通威股份透露,出生于年的刘舒琪在接任公司董事长之前,全面负责硅料、电池、组件的采购及销售集中管理。然而,关于刘舒琪的更多信息,通威股份并未过多透露。在当前光伏行业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年仅34岁的刘舒琪能否领导通威股份继续前行,仍是一个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75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