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还原大唐长安,与之齐名的
导读:据媒体报道,《长安十二时辰》剧组为了能在影片中还原一个真实的大唐长安城,特意找了70多亩空地,按照史籍中描述的那个繁华帝都,布置出了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长安。
但历史记载中的长安,其实并不是一座影视基地能够企及的。比如,历史上光一条朱雀大街的宽度就达到了米,所以剧组不得不对他们的“长安”进行了一定比例的缩小,这也是剧中街道看起来比较狭窄的原因。
历史上的长安城,其宏伟壮丽如果能够再现,肯定会超出更多人的想象。
唐代的长安,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都城,而在世界历史上能与其齐名的,恐怕只有帝国时期的罗马城了。
作为罗马帝国心脏的罗马城,与盛唐时期的长安城,在风格和性格上,究竟有哪一些不同呢?
一、整体形态
1、长安
隋朝初年,隋文帝杨坚沿用了汉代长安城作为自己的都城,但是,因为其建城年代久远,残破不堪,于是他又新建了一座大兴城。而唐都长安,就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扩建的,它东西长米,南北长米,总面积达84平方公里。
长安城的整体形态,是由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全城沿着此线呈东西对称。
从平面图上看,长安城是一个“棋盘式”结构,除了宫城、皇城、大明宫和兴庆宫等皇家建筑外,其余部分是一个个小方块,这些就是被称之为“坊”的城市单元。
2、罗马
罗马城始建于公元前年,因为周围有七座山丘,所以被称为是“七丘之城”。到了公元3世纪,罗马城修建了奥勒良城墙,它将七座山丘和城内14个区围入,总面积达到约13.4平方公里。所以,唐长安的面积大约是帝国时期罗马的6倍。
而与大体上呈长方形的长安不同,罗马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它并不像长安那样,有非常明显的中轴线。
这是因为,罗马并非是一个预先规划好的城市,从历史上看,它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城市。
二、外部城墙
1、长安
长安城的外城是长安的主要防御设施。其外城墙东西宽米,南北长.7米,城墙厚度为9到12米,城墙的周长达到了36.7公里,由夯土版筑方式建成。
长安外城的修建,工程量十分浩大,从隋朝初年的大业九年(公元年),一直修到唐开元十八年(公元年),前后历时长达近年。
2、罗马
罗马城在帝国时期,共有3道城墙,分别是传说中罗马创始人罗慕路斯所修的神圣边界、公元前6世纪图利乌斯所修建的赛维安城墙,以及公元3世纪修建的奥勒良城墙。
其中,罗慕路斯所修的城墙,位于帕拉蒂诺山脚下,包围着罗马人最早的居住区。
公元前6世纪,随着罗马城市面积扩张,其东北部防守薄弱的缺点暴露无遗,于是罗马人便在此处修建了赛维安城墙,与山丘上的防御体系一起,将罗马城围在当中。
罗马帝国时期,随着城市进一步扩张,赛维安城墙就失去了作用。
而公元3世纪时,北方蛮族兴起,为了保卫罗马城,罗马皇帝奥勒良修建了新的奥勒良城墙。它总长度约19公里,高约6米,厚约3.5米,耗时5年建成,为混凝土砖墙材质。
从城墙这一点来看,罗马也显示出它没有事先规划、自然发展的随性。
三、内部街道
1、长安
除了大明宫和曲江池之外,长安城是一个十分规则的长方形结构,全城以一条宽达米的朱雀大街为中心,东西11街、南北14街两两直角相交,构成了一个上下左右对称的严谨结构。
不过,在长安城内,除了宫中为砖石路以外,其他绝大部分均为细黄土路。这一点,《长安十二时辰》做了细心的还原,“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恐怕这也是那个时代行人们的真实写照。
除了这些将城市横平竖直划分的大道,在坊内,也有更细微的道路体系。长安城内,除了皇城以南各坊采用东西二门、中为横街的格局,其他各坊均以一条大十字街贯穿东西南北四门,将一个坊分成了四个区域。
而这些小区域又被小十字街分割,再次划分为更小的四个区。在这些更小的区中,又有被称为“曲”的小路,将其进行再次细分。只是,这种“曲”并非规划出来的,往往是自然形成的。后来,“曲”逐渐演变成为我们所熟知的“巷子”。
2、罗马
人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城城内道路主要由大道组成。
公元前20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在罗马广场设立了著名的“黄金里程碑”,这里被视为罗马所有大道的汇合点。于是,罗马城的主要大道,便围绕着罗马广场,呈辐射状分布。
与长安城宽阔的朱雀大街不同,罗马人要求大道的路面宽度一般在4到6米,中间用来行车,两侧行人。但比长安的路要“上档次”一点的是:罗马大道的路面是用石板或者石英覆盖着的,更加坚固,也更加洁净。
与长安一样,在罗马城内的普通居民区中,也有大大小小的普通街道,它们交错于各种民宅之间,构成了更为复杂的网络结构。
长安与罗马的主要道路,一个讲究严谨对称,一个讲究辐射发散,迥然不同。
四、权力中心
1、长安
长安城的权力中心,就是位于其北部正中的宫城。唐代的宫城,按照“前朝后殿”的布局,中心位置为太极宫,东部是太子的住所东宫,西部为宫女居住的掖庭宫。
太极宫中的太极殿,是唐代日常朝会之所,以北两仪殿被称为“內朝”,是皇帝日常听政之所。再北面的玄武门,则是唐代故事最多的一座城门。
从宫城走出来,往南穿过宽米的横街,就到达了皇城,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广场,是举办大型朝会和礼仪庆典的地方。
此外,在宫城的东北角,还有一座大明宫;在皇城的正东方向,还有一座兴庆宫。
大明宫始建于贞观年间,仿照太极宫的布局,建成后皇帝便迁居于此。
兴庆宫始建于开元年间,虽然其面积不如大明宫,但因为兴建于盛唐时期,实际上比大明宫更要奢华。
2、罗马
与喜好建设宫殿的唐朝皇帝不同,罗马帝国皇帝更喜爱广场。
早在罗马建城之初,罗马人便将一片沼泽地改造成为罗马广场,并将其作为他们的政治和公共生活中心。罗马的一些标志性建筑,也分布在广场之上。
凯撒时期,修建了凯撒广场,其中央为他骑在布西发拉斯上面的雕塑。布西发拉斯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坐骑,象征着绝对的权力,周围则分布有神庙、喷泉、廊柱等建筑。
奥古斯都时期,修建了奥古斯都广场。该广场中间摆放了罗马历代凯旋者的青铜雕塑,代表了罗马帝国的赫赫军功。
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还有和平殿、涅尔瓦广场、图拉真广场等,合称为“帝国议事广场”。这些广场总共花费了一个半世纪才建设完成,其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而它们也代表了罗马帝国曾经的辉煌。
宫殿的内敛、庄严,广场的外向、开放,这也凸显了两座城市在性格上的迥异差别。
五、城内民居
1、长安
在唐代,长安按照“里坊制”进行城市管理,整座城内各个坊排列齐整,呈棋盘状分布。在兴庆宫修建后,城内一共是个坊外加东、西2个市。
在居民分布上,长安城内的人口分布,大体上是北多南少。距离北部皇城、宫城较近的坊内,一般居住着官宦、贵族。而最往南的一些坊内,则人口稀少,甚至还有许多空地。《长安志》记载,有的地方“耕垦种植,阡陌相连”,已经与城外的农村无异。
2、罗马
跟长安一样,罗马城内贵族和平民,在居住地的分布上,也有显著区别。贵族一般居住在地势较高地方,并且一般在城外还有庄园或者别墅,而平民则住在地势较低洼的地方。
并且,许多平民没有自己的住宅,是租住在贵族和富人所有的公寓里的。与贵族的豪宅相比,这些公寓既拥挤又简陋,一般高6层,最下面一层是商铺,再上一层住着比较富裕的平民。再往上,居住面积就越拥挤,住的人经济状况也更差。
与长安一样,罗马城最繁荣时期人口超过了百万。但与长安相比,罗马要拥挤得多。罗马版的“蜗居”一词,恐怕在当时就产生了。
六、商业场所
1、长安
长安城内的商业场所,主要是东市和西市。
东市位于朱雀大街以东第三街,而西市则与东市以朱雀大街为轴对称分布,二者皆占两坊之地。
不同的是,由于西域客商多由城西的开远门、金光门进入长安,所以西市自然成为当时的外贸市场,因此也比东市更加繁荣。
唐中期以后,在其他一些坊内,也出现了一些商业场所。比如东市西北角的崇仁坊,发展得甚至比东西两市还要热闹,而且突破了“夜禁制度”,可以在夜间营业,“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而它旁边的平康坊,则是当时著名的青楼云集之地。
2、罗马
与长安相比,罗马的商业区更加零散,允许零散的店铺自由经营,也有比较集中的大型商业广场。
在大型商业广场中,比较著名的有牛广场、油广场和图拉真市场。
其中,牛广场是罗马主要的牲畜市场,油广场则是果蔬市场,两座广场有街道相通。
图拉真市场始建于图拉真时代(公元98年-年),类似于今天的大型购物中心,它建在贵族生活区,有五层,服务对象就是罗马贵族阶层。
与罗马相比,长安的商业区无疑更加接地气。
七、休闲娱乐
1、长安
在唐代,长安城内的休闲场所,主要是园林、寺观和酒肆茶坊等。
其中,园林主要是达官贵人享乐之所。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内,都有一定的皇家园林。而对于贵族、官员和文人士大夫阶层来说,也可以在其住宅内,修建园林,作为自己的游宴场所。另外,一些具备经济基础的平民百姓也可在自己家中自建园林。
而对于没有经济实力的人,则可以选择去长安城内的寺观游玩。当时许多寺观风景优美,是平民娱乐的绝佳去处。寺庙里一般还建有戏场,吸引着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前往观看乐舞、戏曲。
此外,分布于各坊内的酒肆茶坊,也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休闲场所。唐代长安饮酒之风盛行,且有大量胡人居住其中,吸引了大量文人士大夫去饮酒作乐,李白就曾说:“落花踏尽游何处,笑人胡姬酒肆中。”
2、罗马
与长安相比,罗马的休闲娱乐场所,可能要更加壮观,如角斗场、海战剧场、音乐厅、公共浴场等等。这当中最为激动人心的,莫过于角斗场了。
角斗士竞技开始于公元前三世纪,公元80年,罗马圆形大剧场正式成为永久角斗场所。在这里,曾经上演了无数人与人,或者人与野兽的血腥厮杀。
比较有特色的还有海战剧场和公共浴场。海战剧场一般是在一个巨大的人工湖上表演,其内容主要是复原古代海战。
而公共浴场是罗马为数不多的上至贵族、下至奴隶,都可以共同享乐的地方。公共浴场的出现,也解决了当时罗马人居住空间狭窄、没有浴室的燃眉之急。
结语:以上,我们简要从七个方面,对唐代长安和帝国时期的罗马城进行了一些比较。总体来说,唐长安因为经过事先规划,所以城市布局更加严整,加之实行严格的里坊制,因而其城市性格显得更加内敛、肃穆。
而有句话叫“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罗马城由最早的原始部落发展而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建设,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布局,虽然略显散乱,但也显示出外向、随性的精神面貌。
可以说,作为历史上两大帝国的心脏,东方的长安与西方的罗马,各领韵味,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长安志》(北宋·宋敏求)、《长安城与罗马城——秦汉与罗马两大文明都城模式的比较》(周繁文)、《唐长安城》(张永禄)、《唐代长安之研究》(宋棣懿)、《罗马史纲要》(杨共乐)、《罗马帝国初期的城市管理》(祝宏俊)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