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罗马城的建设让它成为一个人人向往的城
罗马城市建设是历史的产物,因此罗马城市的发展与罗马历史的进程密不可分。罗马的历史通常是分为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在此我们可以依据罗马历史的分期,分阶段来论述早期城市建设的历程。
在论述王政时期城市建设状况之前,不得不提及罗马城的起源。罗马起源的传说主要集中在双胞胎兄弟上,在罗马人的传统中认为公元前年罗慕卢斯谋杀了雷穆斯建立了罗马城。这一故事可能有许多情节是后人附会的,但是它毕竟反映了真实的、遥远的事件。
一、王政时期的罗马城建
在古代世界,一些较大的城市都是绕河而建的。罗马坐落在意大利半岛上。格雷戈里·德雷特教授曾有这样的记载:“罗马距离台伯河河岸仅有22千米。”河流不仅是城市与外面世界联系的天然通道,而且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饮用水,并为农业提供了灌溉的水源。西塞罗也称赞了罗马地理位置的优越,他认为建城者也许对城市的命运有所预知。在《论共和国》中,西塞罗阐述道:“以至于令我觉得,好像罗慕卢斯当时便预见到,我们的城市总有一天会成为强大权力的基础和中心。”建城的另一个重要地理特征是河流附近有许多山丘。当选择建立城市的地址时,山脉成了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山脉为城市提供了自然的防卫,提供了可以观察到周围领止的高地,有时这些高地也会给居民提供有益的健康条件。
根据罗马的古典传说,从公元前年建城到公元前年推翻国王实行共和国的这一段历史被历史学家称为王政好期。格雷戈里·德雷特教授认为:“这一时期罗马国王对罗马城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方面使这一区域变得更加易于居住,另一方面是建立了多种重要的制度和建筑物。”
整个王政时代,塔克文王朝使罗马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边界之外,这一时期首要的工作是把山丘之间的沼泽地变成易于使用的干燥地区。因此第一个重要的建设项目是修建从罗马广场到台伯河之间的排水体系,这一排水渠最终成为罗马主要的下水道,即马克西姆下水道。大约在公元前年左右,国王修建了第一条通往广场的道路。史学家约翰·斯坦博士曾说过:“这是罗马早期城市历史新时期开始的一个标志,因为它强调了公共建设活动。”除此之外,罗马城内还修建了罗马努姆广场,朱庇特、朱诺和密涅瓦庙,在帕拉蒂尼和阿文丁山之间的低地处修建了一座圆形大剧场。在王政时期,罗马城已经成为一个有公共建筑物和圣地的中心城市。
塔克文王朝把伊鲁特里亚的城市规模和生活方式带到了罗马。正如李雅书和杨共乐两位教授在《古代罗马史》一书中所述:“历经一百余年把罗马从一个质朴无华的乡村变成了一个可与伊鲁特里亚诸城邦或南意诸希腊城邦相比拟的一个城市。”伊鲁特里亚文明影响了罗马城市的进展,但是由于塔克文王朝最后一个国王的专横暴虐,大兴王木,迫害贵族,贵族联合平民驱逐了塔克文及其家族。
二、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城建
公元前年,塔克文王朝被驱逐后,罗马建立了共和政体。废除王政之后,罗马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处于内忧外患的。在共和国内部,贵族与平民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平民发动了一系列反对贵族的斗争,这些争斗最终以平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获得的一些胜利而告一段落。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胜利,缓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罗马的社会基础。
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同时,罗马与伊鲁特里亚人、埃魁人、沃尔西人、拉丁人和萨漠奈人进行了持久的战争。史学家约翰·斯坦博认为:“公元前3世纪艰难的战争虽给罗马带来了严重的挫折,但是所有这些战争都因证实了罗马的权力而终结。”经过数世纪的战争,不仅使罗马成为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强国,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而且战争的胜利也促进了罗马城市建设。约翰·斯坦博教授指出:“这些事件提高了罗马的声望,增强了罗马人的城市信心并产生了优越感。”在罗马共和国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罗马城自身也经历了许多变化。经过共和国时期的发展,罗马已经从公元前5世纪时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一批小村庄集合形成的城镇,成为了一个人口众多,拥有许多基础设施和神庙建筑物的世界性城市。
共和国时期,罗马城内修建最多的建筑物是神庙。弗兰克·西尔教授曾说过:“凯旋的将军经常雇用建筑师用分赃的胜利品修建神庙。”在这些神庙建筑物中较为著名的是公元前年第一座完全用大理石修建的朱庇特神庙,以及公元前年在屠牛广场上修建的韦斯太庙。古代史专家格雷格·沃尔夫也有类似的看法:“毫不夸张地说,为展示罗马军队的辉煌战绩而修建的纪念物改变了罗马城的面貌。”战争在古代城市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战争的胜利促使城市修建更多的神庙,也促使城市修建防御性建筑来防止敌人的入侵。公元前年高卢人的入侵,使得罗马人意识到自己城市是很脆弱的,为了保护城市将来不再受这种灾难,罗马人修建了巨大的防御性城墙即我们所周知的赛维安城墙。
除了神庙建筑之外,罗马城内还修建了包括道路、桥梁和引水渠在内的公共设施。阿比亚大道是罗马修建的第一条道路。格雷戈里·德雷特教授曾这样评价过阿比亚大道,“这条道路因建设的十分成功,投入使用了数百年。以共和国时期,罗马城内共修建了四条水渠,如著名的阿比亚水渠为整个阿文丁山提供了水源。到了共和国末期,政治被重要的将军和政客所控制,而掌握政权的人物则希望通过修建使市民受益的建筑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共和国末期的将军庞培修建了方便人们娱乐的第一个永久性石头剧院,并在剧院的周围修建了花园和公园。
三、帝国前期罗马城市建设的顶峰
经历共和国末年的混战,公元前巧年屋大维获得了“奥古斯都”的尊号,成为罗马世界无可争议的统治者,从此罗马历史进入了帝国阶段。在奥古斯都统治的四十年里,他几乎重建了整个罗马城,并修复了内战中被破坏的建筑物,这给城市留下了新面貌。学者弗兰克·西尔明确地指出:“从罗马逐步取得成就来看,奥古斯都时期的成就确实是十分显著的。“此外,奥古斯都还在罗马城内修建了奥古斯都广场、神庙、引水渠、凯旋口、阿格里帕浴场、埃梅里亚己西利卡、尤利亚己西利卡等公共建筑。
奥古斯都之后的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维续修建城市,送些发展中最为湿著的是帕拉蒂尼山上的皇帝宫殿是不断扩大的。提比略在帕拉蒂尼山的北边修建了第一个帝国性宫殿。尼禄修建了臭名昭著的金屋,金屋的装饰是十分豪华的。《罗马十二帝王传》中有这样的描述:“内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家畜和野兽,宫殿的其余部分全部涂金,并用宝石、珍珠贝壳装饰,餐厅装有旋转的象牙天花板,以便撒花,并设有孔隙,便从上部洒香水。”此外,克劳狄皇帝修建了两条引水渠。学者弗兰克·西尔认为:“这两条引水渠占罗马全部可利用供水的三分之二。”鉴于此时罗马已经有了古代城市最好的供水系统,故之后罗马没有修建重大的新水渠。
弗拉维王朝时期的罗马圆形大剧场在罗马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罗马第一个大型的永久性圆形剧院。对此格雷戈里·德雷特教授指出:“弗拉维圆形大剧场也许是罗马建筑物里最有影响力的,因为几乎所有现代体育建筑物的特征都可以追溯到罗马圆形大剧场。”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是建筑上的杰作,而且剧场内的壁画、工程和组织劳工工作也在古代的成就里占有一席之地。提图斯执政时期修建了提图斯浴场。学者弗兰克·西尔曾经这样评价道:“虽然提图斯浴场的大小只有2世纪和3世纪帝国大型公共浴场的四分之一,但是它已经具有这些大型浴场的多数元素。”提图斯浴场已经实现了帝国伟大浴场建筑物的基本布局。
安东尼王朝的几位皇帝也是罗马城的积极兴建者。图拉真广场使第一次到罗马参观的君士坦提乌斯感到震撼,图拉真市场更是现代多层商业购物中心的祖先,而浴场的布局也为接下来的大型公共浴场起了示范作用。哈德良在位时最有名的建设活动是重建了万神殿,重新修建和设计的万神殿依旧是罗马城内最惊心动魄的建筑物。
除此之外,帝国前期城市内的排污体系和道路也是十分发达的。帝国时期城市街区已经有更为广泛的地下排水道体系。在现代看来,古代城市的排水和排污体系的合一似乎是混乱的,但它却是城市伟大的奇迹之一。古代罗马的道路网是十分完善的。正如格雷戈里·德雷特教授所说:“罗马道路最新旧的特征是把罗马与帝国其他部分联系起来。”直到近代,罗马的道路体系也是最好的道路系统。
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