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教父从首富到百亿身家清零,如
年第一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同比增长.8%至66万千瓦。截至月底,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25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占比近六成(2.49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76亿千瓦。
快速发展的光伏行业掀起了一轮又一轮造富潮,涌现出通威刘汉元、晶澳科技靳保芳、隆基绿能李振国、天合光能高纪凡等等。而曾经站在舞台中央的河北英利苗连生、江西赛维彭小峰,或隐退、或远逃美国;李河君曾两次登顶中国首富,身家一度飙超过亿元,如今“失联”数月后,汉能系9家原主体公司将破产清算。不过最令人唏嘘不已的,还是“中国光伏教父”施正荣。
时间回到年,江苏扬中太平村一户姓陈的人家诞生了一对双胞胎,由于前面已有一儿一女,这个贫困家庭无力养活这么多口人,于是便将双胞胎中的弟弟过继给同村的施家,取名施正荣。
他从小就勤奋好学,上世纪70年代末顺利考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今长春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毕业后进入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研究所读研究生,紧接着留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师从马丁·格林教授,研究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
这位“太阳能之父”十分欣赏施正荣,称其为“我教过的最聪明的学生之一”。他也不负众望,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完成论文,创造新南威尔士大学历史上最快获得博士学位纪录,成为世界上实现“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第一人。
接下来的几年里,施正荣留校任太阳能研究中心研究员,并成为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领着15万美元的工资以及每年万美元的科研经费。然而这样优渥的生活并非他所愿,当时澳洲太阳能市场停滞不前,他的一些想法根本没有实践机会。
深思熟虑后,施正荣把目光投了当时还是“光伏荒漠”的中国。千禧年,他带着十多项太阳能电池专利技术和4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回到国内,在长达一年的游说后,最终在无锡创办了尚德电力。02年的时候,第一条10MW太阳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缩短了与西方国家15年的差距,也就此拉开中国光伏大规模产业化序幕。
两年后,欧洲开始加大光伏补贴,全球光伏市场迎来爆发。无锡尚德乘着东风快速崛起,产值翻了十倍,利润接近万美元。次年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民营企业。在“新财富富人榜”上,施正荣以亿元身家一跃成为中国首富。荣誉也是纷至沓来,他荣获亚洲协会“气候英雄”奖,被英国《卫报》评为“能够拯救地球的50人”之一。
可惜好景不长,彼时国内光伏“三头(原材料、市场、主要设备)在外”,产业链十分脆弱。随着全球市场规模下滑以及欧美国家启动“双反”调查,无锡尚德受到巨大冲击,陷入巨额亏损,负债率高达80%,不得不在年申请破产重整。
退出尚德的施正荣并没有离开光伏行业,4年成立上迈新能源(SUNMAN),并带领团队研发出晶体硅薄膜组件“eArche”——采用创新特殊复合材料,将产品的重量和厚度分别降低到传统光伏组件的20%和5%以下,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表面、汽车和移动电站等场所。
除此之外,他还掌舵着亚洲硅业。这家公司原本是尚德电力的原料供应方,由于光伏行业下行,多晶硅价格暴跌,其生产经营一度面临困难,1年5月施正荣出手收购,按他的话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布局,更是一种情怀”。
如今,亚洲硅业拥有9万吨多晶硅年产能,是全球第六大硅料厂商。0年11月启动上市计划,但排队多天后,得到的最终结果是“终止上市”。更糟糕的是,由于涉及对赌协议,施正荣不得不交出控股权,由国内第四大水泥企业红狮集团接手。
写在最后在参加央视一档栏目时,施正荣被主持人问起“当年的尚德最羡慕现在隆基的是什么?”他回答道:“运气比我们好。”这是玩笑话也是真心话,本土光伏市场高速增长正是出现在尚德坍塌之后。有业内人士表示:我们不能仅以成败论英雄,施正荣带来了光伏技术,带动了中国光伏电池的工业化生产,应该予以肯定。
截至去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已经连续16年排名全球第一,多晶硅产量连续12年蝉联首位;光伏新增装机量连续10年排在世界第一,光伏累计装机量连续8年领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