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新政之后光伏企业如何渡劫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光伏企业发展的问题,而随着年底开始,整个资本市场收缩,再到光伏“5·31新政”发布后,光伏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吸金”能力更是捉襟见肘。
自年6月以来,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澳太阳能等光伏明星企业都在这场资本争夺战中各显神通,以求平稳落地。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年以来,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不只是光伏行业,放眼整个资本市场,融资成本一直在上升,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也没有出现明显好转的迹象,业内普遍感觉到融资的难度已经提升。但是,未来融资的难度有望平缓,起码不会像今年上半年形势那么紧张。
金融机构“冷眼相待”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建设运行情况,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6万千瓦,与去年同期增幅基本持平,其中,光伏电站.2万千瓦,同比减少30%;分布式光伏.4万千瓦,同比增长72%。
不难看出,受惠于成本的持续下降和国内配额制预期,光伏电站投资意愿持续增强,即使在“5·31新政”的约束下,上半年装机量依然不逊于去年。
不过,尽管从上述数据看光伏行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但企业的业绩却出现截然相反的局面,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介绍,通过统计20家光伏上市公司企业财报,年有11家光伏企业净利率出现下滑,年一季度又有13家企业净利率较年出现下滑。尤其是组件企业,净利率已降至1%以下,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由于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补贴下降的情况下,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
据统计,在已发布年半年报预告的公司中,中来股份、珈伟股份、东方日升等企业净利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珈伟股份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降82.27%~95.57%。
而诸如向日葵、天龙光电等企业更是出现亏损的情况,其中向日葵亏损最为严重,达1.15亿~1.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情况可能并非是企业最糟糕的境遇。王勃华日前表示,国内市场的转折,可能出现部分光伏企业停产或破产等情况,对金融机构带来一定影响,不排除部分金融机构会降低光伏行业信用评级,给光伏企业正常的债券融资带来负面影响。
实际上,资本市场以及金融机构早早地便作出反应。据统计,“5·31新政”发布后的6个交易日,资本市场上57家光伏上市公司市值蒸发达亿元。
众多股票的基金纷纷出现“跑路”的现象,例如,年一季度,持有通威股份的基金共有51只,持有隆基股份的基金多达只。而到了二季度末,也就是“5·31新政”发布后的一个月,持有通威股份的基金仅剩8只,较一季度下降了84.31%;隆基股份的基金数量剩余66只,较一季度下降了47.62%。
王勃华表示,金融机构对光伏失去信心,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后续融资支持。据悉,多家银行已经暂停光伏业务,有的即使已批复的贷款也被叫停。
一上市公司高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印证了王勃华的观点。
他告诉记者,“5·31新政”发布后,国有五大行认为国家政策有变,行业出现瘦身洗牌的情况。多数银行选择明哲保身,宁可不要利润,也不愿意承担风险。而商业银行多数选择观望,陷入想贷而不敢贷的窘境。
而隆基股份证券部的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表示,“5·31新政”发布后,银行会重新评估风险,但是,也会考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以及企业的成长性。如果面临一个已经陷入了财务困境的公司,肯定会收紧或者停止贷款额度。但是对于成长性比较明确以及财务状况比较良好的龙头企业,并不会完全把口收紧。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对本报记者分析道,融资环境要将制造业和项目开发区别开来,制造业融资呈现高周转、技术更新快速的特点。而项目投资主要以电站的形式呈现。
据其了解,在制造业端,四大行以及商业银行对于“5·31新政”持支持的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光伏行业之前过度繁荣和混乱,所以通过这种新政加速行业洗牌,是各金融机构乐见其成的。
多方式“输血”自救
实际上,这已不是第一次光伏行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年~年,光伏企业一直备受银行青睐。诸如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明星企业纷纷崛起,并选择在国外上市。
但好景不长,进入年,光伏产业的情况愈加艰难,在接下来几年里,诸如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龙头企业轰然倒塌,而多家银行受累其中,一时间金融机构可谓“谈光色变”。
虽然,光伏企业再次步入类似的情景中,整体的融资环境趋冷,但是各企业仍在想尽办法为自己“输血”。发债、配股、抵押贷款,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作为光伏的后起之秀,通威股份选择了发行可转债的方式进行“输血”。7月30日,通威股份50亿元可转债获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这也是“5·31新政”后,国内光伏行业首笔获准发行的融资案例。
紧随其后,单晶龙头隆基股份选择了其很少触及的配股方式进行融资3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隆基股份刚抛出30亿元永续债和30亿元短期融资券,共计60亿元的融资计划。
隆基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采取配股的方式与可转债或者债券类相比,成本会相对较低。大股东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公司发展,体现了对光伏产业的信心。
而在此之前,已连续三年稳居组件出货量第一的晶科能源便已将大批设备抵押进行融资。
上述光伏企业高管表示,发债券可能不太靠谱,因为“5·31新政”发布后,投资者肯定持怀疑态度,不愿购买。那只有靠银行,但五大行又不愿承担风险。而贷款方面,在信用贷款基本无望的情况下,抵押贷款尚可考虑。
不过,彭澎表示,现在光伏制造端企业的确都在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渡过当前的难关。但目前阶段,很难分辨出上述手段孰优孰劣。每个企业都视自身情况而定,或者说最能接受的一种融资工具以及成本来进行融资。
同时,彭澎建议,如果作为制造业大规模持有光伏电站,再有融资压力及未来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出清电站资产,缓解自身现金流。而不像之前自给自足。如果坚持持有电站,应提前找到接盘方,不然的话以制造业目前的金融结构,很难持有这种资产。
实际上,自“5·31新政”发布以来,多家光伏上市公司选择了卖电站资产来改善自身资金流动性。
6月27日,珈伟股份将其旗下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以不低于约10.38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东方日升。科陆电子以约2.7亿元的电站资产转让给东方日升子公司东方日升电力。科陆电子表示,此次转让所得款项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公司主营业务投入,有利于公司盘活资金。
隆基股份则以7.03亿元的价格将旗下17个分布式光伏电站卖给正泰电器全资子公司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除了上述提及的融资方式,企业可以考虑发行绿色债券。彭澎表示,在二级市场上跟光伏以及风电相关的债券很受追捧,特别是绿色债券,有央行以及发改委的支持,在同等条件下,投资者肯定会优先选择绿色债券。
彭澎分析,融资难的问题当前尚属常态。至于年是否会迎来好转,取决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局面是否会出现好转,若金融市场仍维持现状,任何行业的融资都会很难。除此之外,就是今年下半年在无补贴的模式下,或者说补贴较少的开发模式下,未来中国若能够维持在每年40~50GW的装机量,光伏制造业的现金流会逐步好转起来。(来源:中国经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