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SHEIN在万亿服装出口赛道怒海争锋如
来源:亿邦动力网
服装、家具、家电被称为外贸出口老三样。其中,服装是年我国仅有的两个出口规模超万亿的类目。据海关总署统计,年我国服装出口达1.12万亿元。
这个万亿出口赛道是中国众多全球化品牌的孕育场。仅仅苏州虎丘的婚纱产业,就造就了“跨境电商第一股”兰亭集势,将SHEIN送上马,为黄峥创立拼多多带来一桶金。
这个万亿赛道也是中国企业外卷最血腥的角斗场。SHEIN、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和拼多多这四大出海巨头,他们的外卷正是从服装赛道开干的。
年6月,阿里巴巴创立快时尚独立站AllyLikes。年9月,拼多多旗下Temu以服装为核心类目登陆美国,隔几天,字节跳动也宣布正式上线快时尚跨境独立站IfYooou。
回头来看,AllyLikes和IfYooou已经陨落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快时尚独立梦碎,巨头们旋即转入了平台之战。
年5月,SHEIN正式在美国开启了平台模式。年9月,TikTok电商在美国上线了全闭环,服装很快跻身第一类目。年2月,速卖通在首页开辟了女装频道Viva,开始重金投入服饰品类,菜鸟也开通“跨境服饰专线”护航出海。在全球狂飙的Temu更是与SHEIN持续展开服装供应链争夺战。
为何服装赛道成为了各方全球化棋手必争的“急所”?在这个巨头虎视眈眈战不休的赛道,中小企业还有生长的机会,是否能“隔岸观火”?
本期「贸行四海」将通过选取数家代表性品牌,介绍他们的出海方法论,来为大家分析这场万亿赛道上的怒海争锋。
1
服装赛道为啥成了四巨头的“急所”?
急所,急于抢占之处。发源于围棋术语,是指下棋时马上需要处理的地方,往往是影响攻守,死活,大局的必争点。
出海四巨头之所以将服装赛道视为“急所”,正是看重此处是绕开亚马逊,攻入欧美电商市场的捷径。
一直以来,亚马逊通过打造正循环的飞轮效应,造就了稳固的“马奇诺防线”,稳坐住了全球电商一哥的铁王座。
不过亚马逊的“飞轮效应”并不是处处都显灵。嘉御资本创始人卫哲在与品牌工厂对话的时候就指出,亚马逊把自己理解为超市,所以它是以单品割裂,把整个平台当做一个店铺管理。
品类决定一切,只要是有产品组合的,亚马逊都不友好。在卫哲看来,SHEIN的成功,就是因为服装品类亚马逊不友好。
据年的一份调研显示,服装品牌是亚马逊推出自有品牌最多的品类,共计超过1万种产品,约占亚马逊自有品牌总和的一半。但亚马逊服装服饰类的销售额中,仅有9%来自其自营品牌。
除了非标和讲究产品组合,服装类目还有第二大特点是消费高频。根据Kantar统计,年美国消费者人均每年购买65件衣服,仅排其后的英国消费者人均购买50件新衣。
独立站资深卖家介绍,很多企业都想打造一个自己说了算的独立站,但独立站很挑品类,只有所运营的品类可以产生高频消费和高回购,才能维持独立站的高投入,保持健康运营。
服装类目对亚马逊不友好,但是对独立站很友好。据Builtwith数据显示,年Shopify上最受欢迎的品类第一是时尚,有超过,家商店出售,第二是服饰,约有81,家商店,第七是女装约有家商店。
从广义上说,时尚、服饰、女装,都是服装类目的细分子类目。显然,服装是Shopify当之无愧的第一类目。
2
中国服装品牌出海的四个样本
市场够大、消费高频、亚马逊又控不住,服装赛道自然成了巨头们必争之地。
以服装类目为支点,四大中资出海平台们急速逼近亚马逊。据SensorTower数据显示,截至年12月,Temu和SHEIN的下载量首次超越亚马逊。
另据data.ai统计,从活跃用户上看,在年全球购物类APP活跃用户排名中,亚马逊仍居榜首,而SHEIN上升三名位列第四,Lazada和Aliexpress、Temu分别位第五、第七位和第十二位。
被“围剿”的亚马逊也以降低抽佣来争取民心,宣布从年1月起,把售价低于15美元的服装产品的抽佣比例降至5%;把价格在15-20美元之间的服装产品的抽佣比例降至10%。此前,这两类产品的抽佣比例均为17%。
那么平台巨头们打生打死之际,众多的中小服装出口企业又该如何自处呢?
「贸行四海」最近在梳理中国品牌全球化的资料,准备在3月18日在“贸行四海·中国品牌全球化论坛”上,联合启传公关共同发布《贸行四海·中国品牌全球化报告》,将以类目为单位,介绍五十四个类目,每家类目的十大全球化代表性品牌。以这些品牌为样本,来展示中国品牌全球化的现状,分析中国品牌全球化的趋势。
本文我们将以“SHEIN、赛维时代、安踏、ArtbyPhysicist”四家品牌为样本,结合贸行四海的品牌研究方法论,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讨论“如何与SHEIN怒海争锋”。
3
品牌出海先要选好生态位
相信每一家从事全球业务的企业创始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全球化的品牌梦,无论是跨境电商卖家,还是中国出海品牌,还是传统外贸公司。
不过根据过往与圈内的交流情况,「贸行四海」发现,一提到品牌出海,很多朋友不自觉地把所有的品牌混在一谈。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跨境电商行业是以销售额来排队吃果果的,百亿大卖、十亿大卖、亿级大卖、中小卖家。
实际上,想探出品牌出海这条路的企业,在起步之前,就要做好自身的品牌规划,锁定自身的生态位。
如上表所列,「贸行四海」选择了四家处于不同生态位,在各自生态位都极具特点和优势的品牌,来为大家侃侃生态位。
1.SHEIN-全球快时尚的链主企业
在年中国跨境出口电商还是闷声发大财的阶段,SHEIN就选择走向前路荆棘的窄门,将目标先设定为了“线上版ZARA”。如今,SHEIN已跻身全球四大时尚品牌,比肩ZARA、HM和优衣库。
年4月,SHEIN在巴西市场试水平台模式后,于当年5月在美国市场推出平台模式,走上了“自有品牌+平台”双引擎发展模式。SHEIN也正式入列平台之战。
2.安踏:聚焦运动服装赛道的垂类霸主
这家“不想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的品牌,从年以来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年安踏联手腾讯、方源资本一起收购了全球知名户外品牌始祖鸟、萨洛蒙的母公司亚玛芬。
年,安踏发布了新十年战略,将“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战略升级为“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
年2月,安踏集团成立了东南亚事业部,在东南亚数国开展了直营零售业务。安踏集团也宣布将在今年3月6日在美国市场进行安踏ANTA品牌产品的第一次发售。
3.赛维时代是从性价比至上,走上品牌之路的跨境电商品牌代表
年,赛维时代的创始人陈文平、陈文辉锁定服装赛道,一边以“大量开店,海量铺货”的店群模式抢占市场份额,一边积极打通服装上下游产业链。
既要又要的赛维时代,如今产品已经涵盖服饰配饰、百货家居、运动娱乐、数码汽摩四大品类,孵化出了15个年销售额过亿的品牌,还有众多年销售额过千万的品牌。
仅就服装赛道而言,赛维时代旗下的内衣品牌Avidlove、家居服品牌Ekouaer、男装品牌Coofandy的多款产品都稳居AmazonBestSellers细分品类前五。
4.ArtbyPhysicist是全球新一代DTC品牌的代表
创始人KittyYeung杨凯蒂是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博士,常年生活在德国。这位物理学霸同时也对艺术与时尚有着极大的热情。起初Kitty只是将可穿戴科技时尚的项目作为自己的爱好,后来随着各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