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公司A股IPO问题研究以赛维时代

讲一期干货,供投资人以及中介朋友们参考。

?

自安克创新作为第一家以IPO方式登陆A股的跨境电商公司后,不少跨境电商公司蠢蠢欲动,动了在A股IPO的心思。其中,就包括了申报科创板后撤材料的傲基科技以及最近申报创业板的赛维时代。

?

跨境电商业务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年的《海关总署公告年第12号(关于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的公告)》,也就是行业内所称的“”,该政策增列海关监管代码“”,全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适用于境内个人或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并采用“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模式办理通关手续的电子商务零售。

?

“”模式下,海关只需对跨境电商企业事先报送的出口商品清单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就可办理实货放行手续,这不仅让企业通关效率更高,而且也降低了通关成本。同时,跨境电商企业定期汇总清单形成报关单进行申报,海关为企业出具报关单退税证明,可解决企业退税难题。

?

通俗地说,该政策解决了跨境电商销售的报关流程。

?

今年6月,和政策也相继推出,对于跨境电商公司来说也是利好政策,这个政策可能进一步能够解决行业内的痛点。

?

随着政策的推出,年开始,跨境电商公司的业务开始爆发式增长,一些公司也开始尝试与资本市场进行对接。在安克创新上市前,已经有不少跨境电商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方式与A股产生交集。如浔兴股份()收购深圳价之链,天泽信息()收购有棵树,星徽股份()收购泽宝股份,华鼎股份()收购通拓科技等。

?

上述上市公司收购跨境电商公司的结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研究一下。总而言之,效果与结局都并不是太理想,具体原因各不相同。

?

言归正传,讲讲跨境电商在境内IPO面临的问题。

?

一、经营模式

?

由于Amazon在海外的市场地位一家独大,国内跨境电商公司的主要经营平台都是Amazon。所以将在Amazon上的经营模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

行业内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大店模式,即在Amazon上开设一家旗舰店,经营一个品类或品牌,安克创新就是大店模式的代表。另一种是群店模式,即在Amazon上开设多家店铺,经营不同品类或品牌,傲基科技与赛维时代都属于群店模式。

?

从Amazon的政策上来说,为了维护平台生态,Amazon规定单一主体只能开设一家店铺,即一个主体在Amazon上只有唯一的账号,经营一种品类的商品。因为大店模式需要极强的运营能力,以及存在被Amazon关店的风险,多数商家为了抢占市场与规避风险,会采用群店模式。

?

具体来说,境内公司会通过设立多家店铺的方式,行业内成为账号公司,在店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以及股权上完全隔离,经营的产品类别一致,但是品牌不同,即通过开设群店增加在Amazon平台上的曝光度以获得订单,而境内集采及发货均是同一主体。操作中,通常是用员工身份注册公司然后在Amazon上申请账号,然后在Amazon上接受订单实现销售。

?

如果公司没有在A股IPO的想法,这样的操作是可行的,因为Amazon无法一一核实各个店铺背后的主体是否为同一主体,公司单纯做业务赚钱也很开心。

?

如果想要IPO,那么,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店铺还原的问题,相关店铺的股权还原至发行人名下,成为发行人的子公司。但是,店铺还原之后,公司在经营层面将面临巨大风险,即如果Amazon发现不同品牌的同样品类的产品背后是同一主体,则可能出现所有店铺被Amazon关闭的情形。

?

从赛维时代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公司主要是通过子公司在Amazon、Wish、eBay、Walmart等第三方电商平台上开设多家店铺的方式进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已孵化28个营收过千万的自有品牌,占公司报告期内商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66.4%。

?

从股权结构图中下面的注,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行表述“除上述子公司之外发行人体系内还有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除上述子公司之外发行人体系内还有家仅用于开立店铺、未实际经营的子公司。”

?

那么,Amazon政策对公司经营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原文是这样的:

翻译如下:

?

Amazon的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到底会不会关店,以及如何认定同一主体,决定权并不在公司,且Amazon关店后通常不会接受申诉。跨境电商公司如果IPO,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果披露店铺的股权结构及经营模式,则可能存在致命的经营风险,如果不披露,投资人可能看不明白业务,而且招股书可能存在重大遗漏。

?

群店模式的问题并非个案,天泽信息、华鼎股份等公司在收购时,均被监管部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